1 2 3 4 5
通知公告
3775a线路检测中心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3年)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09:48 点击:[]

一、总体概况

1.授权点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2014年获批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授权点,主要依托公共卫生学院建设,目前已形成环境污染与健康、疾病预防与控制、营养保健与食品安全、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卫生检验和社区卫生服务等6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特别在空气污染健康效应与干预、瓦斯爆炸肺损伤生物标志物、接尘工人尘肺及其它新型职业危害、临床流行病学评价以及人工智能和公共卫生信息学方向具有优势特色。

现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正高级5人,副高级25人,具有境外留学经历的9人,专任教师博士比例达76%,师资力量不断增强,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2020年授权点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省一级重点学科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省二级重点学科及校高峰学科;为河南省预防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空气污染健康效应、机制及干预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与健康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有10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形成了完备的教学科研平台体系,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

2.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在校公共卫生硕士147人(2023年招生公共卫生硕士43人),迄今已培养毕业生78人,均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考上博士继续深造10人,其他主要从事医疗或疾病预防控制等医学相关工作,就业率100%。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行学校、研究生党委工作部、学院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职责。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学院积极构建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有效机制,把育人作为研究生导师遴选和招生的必要条件,实施“一票否决”制。配备有党支部书记1人,兼职辅导员1人,研究生班主任2人,形成了一支坚强有力的思政教育队伍。

2.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引,强化立德树人使命,确保研究生的政治立场坚定。选配优秀青年博士教师党员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实现了研究生党支部的教师党员引领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过好“主题党日活动”,2023年组织集中教育学习(2场)、党日活动(12次)、“四讲”(10次)、谈心谈话(6次),组织研究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稳定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教育活动,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学生。2023年,学位点研究生支部共发展党员8人,转正党员6人,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7人,举办党课培训4次。

3.校园文化建设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研究生课余活动,学院领导定期走访学生了解学生需求,为研究生配备了跳绳、沙包、羽毛球、五子棋等娱乐器材;组织开展了“运动悦我心,健康伴我行”研究生主题运动会”、考博经验交流会、毕业生欢送会、中秋国庆双节观影活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生专项工作”,组织树牢“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等安全教育活动,3775a线路检测中心开第七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分论坛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4.日常管理工作

在学校领导下,学院建立了学院-学科-导师组-导师四级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生管理队伍配有主管副院长1人、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点建设办公室主任1人、研究生班主任2人;在校研究生会领导下,学院设有研究生分会,相关制度和机构齐备,定期开展活动,履行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研究生权益保护的职能。

学院配合并落实学校、研究生处各项要求,严格进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研会学生干部、年级负责人的作用、强化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院和导师实时关注学生思想状态,积极引导学生负面情绪,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多方面多层次收集学生反映的问题,积极协调解决,避免舆情发生,积极3775a线路检测中心开研究生教育安全主题会议。本年度研究生未出现舆情及严重违纪事件。

三、授权点年度建设取得成绩

2023年授权点在科研、教学、招生、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科研项目建设结构大幅优化,质量持续提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攻关项目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高校重点项目1项、市科技局项目2项、市社科联项目1项,以及横向课题3项,获资助经费达125万元。发表中科院SCI一区论文13篇,二区以上论文22篇,并且与外单位联合发表SCI论文20篇,助力ESI学科排名。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受理专利14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厅科技成果优秀论文奖一等奖4项,培育国家奖2项。举办公共卫生学术沙龙等系列学术活动14次,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25人次来校做学术报告和开展交流合作。

加强全链条管理和三全育人,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使研究生培养过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圆满完成学校和我院2023-2024年度共计20门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积极推进“三全育人”,落实专业培养方案,压实专业培养责任,完成2022级44名同学开题考核和2021级62名同学中期考核工作。研究生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获批“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1项;获批省高教教改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获批《循证医学》河南省优质课程1项,目前共有省级研究生质量工程和教改项目9项。

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1人、校级6人;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4人,校级优秀研究生22人;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45人获得学业奖学金,8人获得学校奖学金。1人获得“河南省优秀毕业生”、“河南省创新之星”荣誉称号。

加强学术训练,研究生科研和学科竞赛取得新成绩。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研究生培养搭建创新平台。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和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扎实完成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23年新增科研创新支持计划资助项目5项,完成中期检查14项,结题验收12项。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创新竞赛,扩大研究生视野,激发创新兴趣,研究生论文选题大多数来源于导师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23年研究生共发表论文41篇,其中SCI论文23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11篇,1区文章4篇,其中李春灵同学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高水平SCI一篇(1区,IF:16.744,高被引),被同济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瞿蓉蓉同学在中科院一区TOP期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高水平SCI一篇(1区,IF:11.357),被浙江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积极开拓研究生学术交流,有效拓宽学生视野为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积极开拓研究生学术交流途径。2023年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先后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25次;研究生21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培养了良好的学术思想和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学院为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组织我院师生一行9人(5名教师+4名研究生)赴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为期10天的短期访学交流工作。

圆满完成招生和学位授予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新突破。2023年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43人。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制订学位论文规范,严格学位论文答辩流程。顺利完成2023届全部31名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毕业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答辩、学位授予通过率100%。

重视社会服务,发挥学科在社会服务中的骨干作用。在居民健康监测方面,吴卫东教授团队对黄河流域豫北地区15000名农民慢性病进行系统全面流行病学调查并建立大型生物样本库,为当地农村居民慢性病状况研究提供详实数据,同时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

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姚三巧教授团队多次参与国家及地方尘肺病防治规划和行业标准制定。团队围绕瓦斯爆炸应急救援,制订了瓦斯爆炸伤系列救治指南,对瓦斯爆炸伤的三级预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任文杰教授等出版职业健康科普丛书,使消防、矿山等八大行业受益。 四、学位点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1.导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偏少,优秀行业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改进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加大对本学位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优化行业导师遴选及考核条件;加深与行业导师合作沟通;邀请行业教师进课堂。

2.研究生培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少

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人数较少,进入省级决赛的人数更少。

改进措施:多方面鼓励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将学科竞赛纳入奖学金评定;组织学科竞赛相关培训。



公共卫生学院

2023年12月21日

3775a线路检测中心公共卫生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24 by /sph/.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831325  邮箱: gwxb@x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