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单位:
根据科技活动月工作安排,为准确了解各单位现有科研平台、团队、项目、成果等最新情况,更加全面反映我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立项、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更好展现科研人员风采和宣传学校创新成果,特于科技活动月期间开展3775a线路检测中心2025年版科技成果汇编资料编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各自然科学类学院(学部)、各研究机构、各附属医院。
二、征集内容
(一)创新平台
包括:各类省级以上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及部分市级重点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级平台、省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内容:
1.平台名称(一个团队多个牌子的平台,填报名称就高不就低,同时备注其余平台名称)
2.平台简介:500字左右,参考内容:负责人姓名、成立时间、批准单位、依托院系、联合共建单位或团队等,以及平台研究聚焦方向;设施、设备情况、成员组成情况、承担项目、论文、专著、专利、经费、获奖等;一句话未来展望。
3.图片:包括平台成员合影1张,平台现场场景、获批荣誉、证书、高水平论文、或研发样品样机照片等。
(二)科研团队
包括但不限于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自行组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等。内容:
1.团队名称:
2.团队简介:300-500字,参考内容:团队带头人,聚焦方向、依托单位(平台)、团队人员构成、主持的项目课题,知识产权、论坛、获奖、社会服务等;一句话未来展望。
3.图片:包括团队成员合影1张,团队工作场景、获批荣誉、证书、高水平论文、或研发样品样机照片等。
4.合作联系人:姓名、电话
(三)科研项目
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以上项目,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研发、重大专项等重点项目,以上项目不包括参与人参与项目。内容:
1.项目名称:
2.研究内容:200-300字,对该项目具体研究的概括,主要包括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创新点和研究意义等。
3.原创性成果:对该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可以包括具体研究数据、实验结果等方面的内容。强调该项目对相关领域的学术贡献和实际应用的意义。
4.未来展望:展望该项目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价值,说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5.成果图片:典型成果图片等2-5张。
(四)科技成果
包括但不限于申报各级各类成果奖的、或完成成果评价的、或取得研究突破的科研成果。内容:
1.成果名称:(完成单位:xx学院、中心、实验室)
2.成果介绍:300-500字(成果基本信息、成果核心技术与创新点、成果应用及效益情况等)
3.应用前景:100-200字
4.图片2-5张
5.联系人:姓名、电话
(五)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
以案例介绍形式展示。包括50万以上横向项目、产业基金项目、省以上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应用情况等。内容:
1.案例名称(xx学院)
2.案例介绍(300-500字):包括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解决的市场痛点难点、解决的企业技术需求、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3.配图3-5张。
(六)知识产权
以清单形式展示,包括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要素包括专利号、专利名称、联系人姓名、电话。
三、阶段划分
1.准备阶段(5月15日前)。主要工作包括传达通知、合影取照、收集资料等。各单位按照附件要求将资料区分文件夹放置,于5月15日前以压缩包形式发送邮箱。
2.初稿阶段(5月16日至18日)。科技发展部根据各单位报送材料编印初稿资料汇编。
3.修订阶段(5月19日至23日)。各单位对排版汇总后的资料初稿进行校对,提出修改意见,于5月23日前发送本单位修订后的汇总资料。
4.定稿阶段(5月24日至27日)。科技发展部根据各单位修改意见,重新汇总排版并再次经各单位校对后定稿印刷。
四、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此次成果汇编是全面反映各单位科研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宣传本单位科研成效的重要窗口,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确保将通知传达到每一位科研人员。
2.全面覆盖,应填尽填。各单位要广泛征集,确保高能级平台一个不漏、高水平团队一组不少、高价值成果一项不缺。同时,所填内容应图文并茂,严谨详实。
3.严格标准,按时提交。各单位要对提交的资料严格把关,避免疏忽错漏,请以阶段划分的时间节点按时将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后的资料报送邮箱kjc@xxmu.edu.cn。
资料整理过程中如有疑问请联系相关板块负责人:
科研平台相关:张振超、杨会洁,电话:3831087、3831330
团队、项目相关:葛春坡、谢凯,电话:3831859
成果、知识产权相关:刘睿远,电话:3029019
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王永杰,电话:3831967
附件:资料文件夹模板
科技发展部
2025年4月24日